
倫敦未來之聲,生命型態
風格確立的1994年雙專輯「Liferforms」
英國實驗電子團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在1994年的第二張專輯「Lifeforms」是整個九0年代最重要的電子音樂專輯之一,這張雙CD長度的唱片其實是兩張專輯的集結,可以稱之為"雙專輯"(double album),但它與披頭四「白色專輯」與平克佛洛依德「牆」的差異,在於有些明顯的斷裂點,或說風格的切換,Disc one比較多自然生物和異國部落氛圍,也很有遙想Pink Floyd前衛搖滾的意味,Disc two是比較抽象的環境實驗及合成節奏。
在首張專輯「Accelerator」(1991)大獲成功之後,FSOL從曼徹斯特搬到了倫敦,並簽入當時亟欲找尋新電子樂團的Virgin Records,他們先化名為Amorphous Androgynous,1993年發表一張較為ambient環境導向的專輯「Tales of Ephidrina」,已經可以探知FSOL逐漸擺脫早期曼徹斯特的techno舞曲風格,透露更多實驗的企圖,Virgin也願意讓他們放手去做 。1993年底的單曲"Cascade"獲得好評,發行一系列變奏版本,長達32分鐘的單曲唱片,進入英國單曲榜前三十名,這首也收錄於1994年專輯「Lifeforms」。